“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县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推进“三个略阳”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攻坚脱贫摘帽和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中、省、市“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略阳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 转型发展全面实现小康
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准确分析“十三五”发展形势,科学审视县情特征,客观研判发展环境,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跨越,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陕南强县目标,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县域城镇化步伐,大力促进工农同兴、城乡同步、成果同享,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和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十二五”中后期,全县干群万众一心,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和自身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双重考验,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最大限度地完成或接近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呈现前三年高速增长后两年逐步回落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指标总体保持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0.46亿元,年均增长5.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1亿元,年均增长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76.5亿元,年均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89亿元,年均增长14.8%。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三大支柱产业、四个区域项目”产业格局日趋成熟,规模日益壮大。天麻、猪苓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成了一批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先后实施略电二期技改、略钢百万吨钢技改等重大工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25.33亿元,工业废渣、废气和余热利用取得良好效果;非公经济发展较快,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46%。按照“全域旅游”思路,科学规划全县旅游产业布局,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顺利创建3A级景区并启动了4A级景区创建,实施了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建设,旅游影响力明显提升。服务业活力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中,三产比例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围绕山水园林城市和旅游县城建设,先后完成了县城光亮工程、八渡河水上景观和一批广场公园等建设项目,实施了县城垃圾、污水处理及管网入地等市政工程,建成了陕南首家立体停车库,启动了县城集中供暖工程。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县城交通、市容、卫生得到有效整治,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验收。全面完成了省级重点镇、陕南重点镇建设任务,一批新型集镇初具规模,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农村电网进一步完善提升,集镇移动通信4G网络实现全覆盖,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全面解决。“十天”高速略阳段建成通车,实施了309省道和一批县乡道路改造,全县“兴”字型公路网络日趋完善,交通瓶颈制约基本打破,交通更加便捷通畅。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升学率连创历史新高。标准化体育场馆建成投运,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两所县级医院在全市率先实现整合,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合作医疗全面加强,人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保障性住房5011套,实施陕南移民搬迁2万余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城镇化率达到45%。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7.58万人减少到4.49万人。文化、广电、科技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平安略阳创建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略钢、略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成投运,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8.3%,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年)340天。天然林保护面积达到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9.13%,治理水土流失219平方公里,加强了全县32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监测和治理。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公车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运行更加高效透明。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预决算信息实现全面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登记实现城乡统一。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项目20个,实际到位资金102亿元,年均增长30.2%。
表1 略阳县“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10年 |
规划目标 |
实际完成 |
绝对值 |
年均增长(%) |
绝对值 |
年均增长(%) |
经济发展 |
生产总值(亿元) |
38.74 |
77 |
15 |
50.46 |
5.4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9.12 |
13.4 |
8 |
16.8 |
12.3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51.38 |
140 |
22 |
30 |
-7.2 |
工业增加值(亿元) |
18.08 |
29 |
16.8 |
9 |
-8.5 |
三次产业结构(%) |
13:47:40 |
12:47:41 |
— |
18:30:52 |
—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1.24 |
2.48 |
15 |
1.11 |
0.2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96.15] |
[220] |
30 |
[176.5] |
12.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8.99 |
18 |
15 |
17.89 |
14.8 |
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26 |
4 |
— |
-1.2 |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5 |
90 |
— |
90 |
— |
城镇化率(%) |
42 |
50 |
— |
45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4534 |
29000 |
15 |
26773 |
13.0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3804 |
7600 |
15 |
7968 |
15.9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
4 |
— |
3 |
— |
资源环境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43 |
42 |
— |
44.07 |
— |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20] |
[15] |
— |
[18.3] |
—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减少(%) |
— |
[10] |
— |
[16.55] |
— |
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减少(%) |
— |
[5] |
— |
[59.96] |
|
县城垃圾集中处理率(%) |
— |
90 |
— |
95 |
|
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 |
— |
90 |
— |
85 |
|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的天数(天) |
— |
320 |
— |
340 |
— |
森林覆盖率(%) |
68 |
70 |
— |
69.13 |
— |
改革开放 |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
44.38 |
50 |
— |
46 |
— |
实际引进到位资金(亿元) |
[27.3] |
[45] |
— |
[102] |
— |
注: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 为五年累计数;年均增长速度均为五年平均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按新口径统计。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全县改革发展任务极其繁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必须抢抓一切有利机遇,积极应对各类挑战,确保“十三五”目标圆满完成。
一、发展机遇和优势
政策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强力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加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秦巴片区扶贫、川陕革命老区振兴等相关重大规划实施,为我县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生态旅游、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摘帽、实施重大项目带来了新机遇。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将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机制的逐步健全,为我县争取多方支持搭建了平台。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投资动力将进一步激发,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突破的战略机遇期。
产业基础。我县作为资源成熟型城市,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依然明显,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县生物资源丰富,全县中药材种植已达68万亩,天麻、黄精基地首家通过国家GAP认证,“略阳乌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特色资源大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嘉陵江、黑河水能水利资源丰富,五龙洞、灵岩寺、氐羌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大。通过加强项目建设,略电二期技改、电解锰、纳米碳酸钙等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和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杜仲胶等新材料开发以及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重大产业项目也将在“十三五”期间实施,有利于我县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环境保障。“十天”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兰州—海南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兰州—福州高速铁路、345国道及省道路网规划319省道(原白高路)、224省道(原略观路)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交通通行能力将大幅提升,略阳位于三省交汇处的地理优势将充分释放,有效带动我县交通运输、物流商贸、生态旅游业大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略阳地处大山、信息闭塞的制约因素也将逐步打破。略阳文化旅游县城、特色小镇已具雏形,全县人居环境将更加宜人。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工业结构单一,重工业比重过大,转型升级困难重重;服务业发展层次低,旅游业仍处于培育阶段,新兴服务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做大经济总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加剧。我县建设用地紧缺,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受国家日趋严格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制约加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双重考验。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县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按国家新的贫困标准,全县仍有1.39万户4.49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31.7%,明显高于省、市贫困率,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
不稳定不确定风险加大。“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提升,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面临更为严峻挑战,社会稳定风险压力加大。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以经济社会转型突破为主线,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大力推动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和依法治县,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循环发展的富裕略阳、社会公正和谐的文明略阳、环境生态舒适的宜居略阳。
二、发展原则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用活政策,全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以“产业发展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主要措施,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切实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到2018年,全县1.39万户4.4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我县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以资源开发为依托,坚持循环发展,推动结构调整。坚持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在改造、升级现有冶金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非金属矿和风能、水能等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由一业主导向多点支撑转变,由粗放低效向绿色循环高效发展转变。坚持以乌鸡、中药材等优势生物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引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延伸产业链,打响品牌,开拓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化。以优势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氐羌民俗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三个旅游规划实施,扶持壮大旅游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为依托,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三产繁荣。
以城镇化为导向,大力改善城乡面貌。按照“做靓县城、做优集镇、做美村庄”发展思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构建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镇为依托、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打造功能互补的县城副中心,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智慧县城”建设,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县城。加快完善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特色重点镇建设。科学编制镇、村发展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围绕城镇化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生活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积极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和司法公正,实施德法同治。强化民主、公开、公正理念,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严格依法依规、依照程序,为民主参与、各方监督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提升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依法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严格依法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信访问题,增强全民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保障,加快推进336个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培植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动力源。大力推进县城快速干道、县城供暖供气、重点水源等120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大力推进方解石、钾长石、杜仲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等121个产业发展项目,有力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实施薄弱化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城乡卫生院扩建、镇村文化设施建设等66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和29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行业、创新型社会建设。坚持以先进科技引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坚持以“互联网+”等先进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做大各类新业态。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等先进理念推动城镇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空间布局
(一)生态功能区布局
自然生态保护区。依法依规加强对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县城水源地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氐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区以及山地森林生态经济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推动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环境治理区。加大对兴州街道办、横现河街道办以及接官亭、金家河、白水江、硖口驿、黑河等镇工矿企业密集区的生态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减小其对森林、水源、地质等环境破坏。
人与自然和谐区。加强县城、集镇、农村社区等人口密集区绿化、美化和净化,打造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融合发展的宜居区。加强八渡河、金家河、白河、黑河等流的域综合治理,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和水资源综合开发。
(二)产业空间布局
依托县域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特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紧密配套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特色农业。坚守耕地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金家河流域、八渡河流域为重点,发展以杜仲、天麻、猪苓、黄精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和规模化特色种植基地;以黑河流域、白河流域为核心,发展乌鸡、大鲵规模化特色养殖基地;着力发展徐家坪、西淮坝镇烤烟项目,五龙洞、仙台坝、观音寺等镇食用菌项目,乐素河、白雀寺、郭镇核桃项目。
绿色工业。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加大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创新、完善、提高冶金矿产、化工建材、食品医药三大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加快西部食品医药工业园区三期建设,着力促进毛坝一期、二期产能扩大和效益转化。强力推进东部观音寺方解石、接官亭石英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度开发,打造非金属产业园区。壮大电力能源产业,稳定大唐略电火电生产,加快推进黑河水电及塔坡寺风电开发。
现代服务业。以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着力构建“一心两轴三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一心:以县城为中心;两轴:嘉陵江秦蜀古道旅游发展轴、345国道乡村自驾旅游发展轴;三区:五龙洞氐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汉水北源”乡村休闲旅游区、嘉陵江文化旅游延伸区。以十天高速北引线片区开发为重点,新建物流园区、客运服务中心、汽车商贸服务中心、建材专业市场、农产品及中药材交易市场。以县城中心区为核心,发展电子商务、高端商业、娱乐业和特色餐饮业。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转型发展为总体要求,“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2015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比2015年翻两番,规上工业增加值是2015年的3倍,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与国家、省、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略阳”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8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3亿元,年均增长10.5%。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高。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均衡合理,冶金矿产一业独大的工业格局得到明显改善,食品医药、电力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8:30:52调整为13:48:39左右;非公经济比重由2015年的46%提高至50%。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大幅提升。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小学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7%以内。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0元,年均增长11%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00元,年均增长12.5%左右。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推进,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均达到中省市要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城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表2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长(%) |
属性 |
|
|
经济发展 |
生产总值(亿元) |
50.46 |
85 |
11 |
预期性 |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1.11 |
1.83 |
10.5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7.89 |
28.8 |
10 |
预期性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亿元) |
31.42 |
[240] |
15 |
预期性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8.19 |
30 |
29.6 |
预期性 |
|
创新驱动 |
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 |
— |
1.0 |
— |
预期性 |
|
规上企业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 |
1.5 |
— |
预期性 |
|
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
— |
0.8 |
— |
预期性 |
|
结构升级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1 |
39 |
— |
预期性 |
|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
46 |
50 |
— |
预期性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15 |
|
预期性 |
|
城镇化率(%) |
45 |
55 |
2 |
约束性 |
|
互联网普及率(%) |
|
60 |
|
预期性 |
|
民生福祉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6773 |
45000 |
11左右 |
预期性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7968 |
14400 |
12.5左右 |
预期性 |
|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
— |
100 |
— |
约束性 |
|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万人) |
0.3 |
0.35 |
— |
预期性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0 |
98 |
1.6 |
约束性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2 |
7 |
— |
约束性 |
|
生态文明 |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8.3] |
[10] |
-2 |
约束性 |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44.07 |
42.73 |
— |
约束性 |
|
地表水达标率(%) |
— |
100 |
— |
预期性 |
|
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 |
化学需氧量 |
16.55 |
按省市下达任务确定 |
|
约束性 |
|
氨氮 |
16.15 |
约束性 |
|
氨氮化物 |
49.79 |
约束性 |
|
二氧化硫 |
59.96 |
约束性 |
|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 |
93.15 |
94 |
— |
预期性 |
|
森林覆盖率(%) |
69.13 |
70 |
— |
预期性 |
|
注:[ ]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举全县之力,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面落实中央扶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到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全县1.39万户4.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第五节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发展产业脱贫。对具有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和各项惠农政策。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养殖、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确保每村有1个致富产业,每户有1个致富门路。每年实施20至30个村低收入农户生产发展项目。建立产业扶贫基金,对贫困农户投放“无抵押、全贴息”小额贷款,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到2018年,通过扶持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一批。
易地搬迁脱贫。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有计划、分年度组织实施易地搬迁脱贫,通过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
生态补偿脱贫。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以整村推进贫困村为平台,整合各类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贫困村整体承载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天然林管护专项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教育培训脱贫。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贫困镇村办学条件,实施技能培训和扶贫助学,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构建贫困学生上学、就业“一条龙”帮扶机制,落实国家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发放生活费、奖(助)学金等助学政策;落实贫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脱贫教育培训,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每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社会保障兜底。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实施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个人缴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由政府全额出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从根源上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对接农村扶贫标准和低保补助标准,实现“两线合一”,使特殊困难群体实现老有所养、残有所帮、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缺有所补。
第六节 切实改善脱贫条件
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整合机制,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确保到2020年全县镇村公路畅通硬化全覆盖,全县所有村组都能用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提升农村供电质量,消灭供电空白。加快贫困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贫困镇村文化教育、卫生、信息化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弥补贫困村发展短板。加强贫困镇村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站)建设,丰富贫困群众文化生活。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改善贫困镇村医疗条件。加快推进贫困村互联网、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建设,建设扶贫信息化示范村95个,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
第七节 合力推进社会扶贫
整合社会资源扶贫。加强天津对口扶贫协作,推进“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广泛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对接,通过带项目、技术、信息、市场等形式,帮助贫困村扶助特色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继续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活动,探索社会扶贫新途径。
强化机关单位扶贫。夯实扶贫攻坚责任,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行业部门和镇扶贫责任,严格落实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联镇包村扶贫和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坚持选派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机制,重点帮助贫困对象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和脱贫时限,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不脱贫不脱钩。
专栏1 精准脱贫重点项目 1.贫困户易地搬迁:新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102个,搬迁5100户18588人,完善配套设施。 2.整村脱贫:实施贫困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文化广场、村卫生室建设,扶持茶园、中药材、养殖业等产业发展。 3.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基本农田3.1万亩,新修渠道15公里、蓄水池9座,完善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 4.以工代赈工程:实施基本农田改造、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工程。新建乡村道路49.5公里,桥涵24座,村组道路20.9公里。 |
第三章 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产业发展、智慧县城与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八节 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强力推动以“内联外通、升等改造”为重点的交通建设,打造以国省干线交通主骨架为支撑、县乡道路相联通、与邻近县区及跨省公路辐射连接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干线公路发展,推进嘉陵江沿线公路建设,打造南下四川、北上甘肃的交通枢纽;加快省际道路五郎坪—观音寺段建设进程,实现郭镇—史家院—县城—五郎坪—黑河坝—勉县张家河—留坝张良庙与国省干道公路连接;推进接官亭—毛坝快速干道和五龙洞旅游环线建设,促进县城扩容和全域旅游发展。继续推进县乡公路断头路、特坏路建设,优化道路等级,提升通行能力。改造新建10条县乡公路,新建大中型桥梁24座、安置点道路71条,建设农村公路及村组道路118条。县乡公路好路率达到100%,行政村公路实现100%通畅,群众集居户达到50户以上的自然村公路实现80%通畅,公路等级和质量明显提升。
提升运输保障能力。顺应交通发展新趋势,加强交通道路安全保障力度和路域环境治理,强化路政管理和执法,构建绿色高效客货运输保障体系。着力实施谭家院十天高速公路二级客运站建设,新建货运物流中心、公交车和出租车站。大力发展城乡公交、通村客运和长途客运,新增营运里程182公里,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10座、农村招呼站50座。
专栏2 公路交通建设重点项目 1.干线公路工程:新建接官亭至毛坝快速干线25公里、白水江至略阳三级公路60公里、勉县张家河至略阳三级公路82公里、县城嘉陵江大桥。 2.县乡公路:建设何家岩至王家营、县城至观音寺、两河口至过凉坝等四级公路10条356公里。 3.联网工程:建设大黄院至观音寺三级公路37公里,白石沟至两河口、五龙洞至观音寺旅游环线等四级公路4条85公里。 4.村组公路:实施通村公路24条197公里、村组路79条416公里。 5.客货运站工程:新建十天高速二级客运站、车辆充电加气站、集镇客运站10个、乡村招呼站50个,新增环保客货运输车辆860辆。 |
第九节 提升水利设施水平
重点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加强八渡河、嘉陵江、汉江支流黑河白河流域水源保护和治理。实施县城北线、东线、应急水源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和重点镇水源工程建设,新建县城北线水源工程及县城东线接官亭新区水源工程,着力实施17处集镇水源地和145个行政村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92个镇村水源地提质增效工程、县城抗旱应急水源工程、24个镇级应急水源保护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略阳县水源地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体系,实施县城供水联通工程和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完成陕南移民安置点供水工程、接官亭至县城输水管网和城区象山湾移民新区供水管网改造,改造铁路片区供水管网,建成五龙洞、灵岩寺、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区等供水工程。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基础设施及自动化建设,新建及改扩建农村供水管理站17处。“十三五”末,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江河治理工程。以建设和完善防洪体系为主体,实施嘉陵江干流治理、西汉水干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山区河道治理、全县涝区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等项目。治理河道15条、山洪沟90处、移民安置点河堤26处,重点实施老林沟、三川水库清淤及疏通渗管工程。
农田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巩固提升小水利重点县建设成果,加快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建基本农田3.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500亩,新建拦水坝22处,埋设管道365公里。通过实施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基本农田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全县可灌溉面积达到15万亩。
专栏3 水利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水源工程:建设县城东线、北线水源工程,实施县城供水水源保护、南水北调中线略阳水源保护、镇村水源地提质增效和保护等工程。 2.供水工程:实施接官亭至县城输水管道工程、略钢及火车站片区、移民安置点、西汉水及嘉陵江两岸供水工程、镇村供水提质增效等工程。 3.江河治理工程:实施嘉陵江干流和西汉水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17个镇90处山洪沟治理工程、38处治涝工程、两河口等5条清洁流域工程;新建五郎湖闸坝工程等。 4.农田改造:实施灌区节水改造7500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500亩、旱地改水田3000亩。 |
第四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富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全面推动精准扶贫,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十三五”末,农业总产值达到26.5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1.3亿元。
第十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四大区域项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农业产业集群。
稳定粮油生产。围绕保供给、促增收两大目标,稳定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及推广应用,提高粮油单产与深加工水平。“十三五”末,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总产量达到4.5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总产量达到5000吨。
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中药材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杜仲、天麻、猪苓、黄精等道地中药材基地规模,抓好珍稀名贵中药材基地建设。“十三五”末,全县中药材地存面积达到72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基地30万亩,2-3个中药材基地通过GAP认证;建成食品、药品、保健品、中药材中间体等系列产品为主的药源种植、加工生产、产品流通和标准化运营体系,培育3户年产值过亿元的涉药企业,力争创建3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和2个国内知名产品和品牌;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可靠的中药材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中药材产值突破7亿元。特色养殖业。“十三五”末,全县乌鸡饲养量达到700万只以上,年产值达到3.3亿元。建设2个省级、4个市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6万头,出栏16万头,年产值达到2.72亿元。鼓励农民积极发展以大鲵为主的特色渔业规模化养殖,建设大鲵养殖基地250个,年产商品鲵6万公斤。干果业。“十三五”末,全县干果经济林达到20万亩,实现年产量4500吨,产值达到1.5亿元。新建核桃基地2万亩、板栗基地5000亩,改造干果低产林5万亩,以基地带动干果产业发展。
推进四大区域项目。“十三五”末,全县食用菌达到2000万筒,总产量2500吨;稳定烤烟种植面积,提高烟叶品质;新建无性系良种标准化示范茶园9000亩,新建茶园1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5.6万吨,商品菜自给率达到55%以上。
专栏4 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 1.中药材:建成杜仲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亩,种植优质天麻200万窝、猪苓220万窝,规范化种植黄精、柴胡,林下套种中药材;在金池院、塔坡寺等国有林场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区3-4个。 2.特色养殖:建设乌鸡保种场1个、示范养殖场1个,年出栏商品乌鸡30万只;建设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新建林下养殖示范基地5个;新建肉牛养殖家庭牧场6个、大鲵繁育养殖场250处;引进冷水鱼名优品种,修建养殖试验场2个。 3.干果经济林:实施核桃低产林改造8万亩,新栽核桃2万亩;新建板栗基地5000亩。 |
第十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做优园区平台。坚持园区承载,重点建设接官亭高标准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金家河流域中药材产业园区、黑河和白河流域乌鸡产业园区、特色渔业养殖园区,推进横现河、中川坝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壮大。新建黑木耳加工生产线和中药渣有机肥、杜仲饲料生产线各1条,标准化茶厂2个,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十三五”末,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2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家。
完善流通体系。加强“略阳杜仲”、“略阳乌鸡”、“略阳天麻”、“略阳猪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推介,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中药材、干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乌鸡、蔬菜冷链物流设施,形成陕甘川对接、县镇村辐射的市场流通体系。实施农产品营销“走出去”战略,推动“互联网+农业”,努力拓宽营销渠道。
创新经营方式。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林地)流转程序,鼓励农户采取互换、租赁方式自愿将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流转,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零星化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1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1家,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专栏5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项目 1.黑河乌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乌鸡种鸡繁育场2个,发展养殖户50个,开发乌鸡系列产品。 2.中川坝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智能温室、设施蔬菜大棚、食用菌种植与加工、标准化果园、冷链及配套设施。 3.接官亭林产品加工产业园:新建林特产品加工园及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核桃、油用牡丹深加工生产线2条,包装生产核桃仁、核桃油、牡丹油等产品。 |
第五章 推动工业升级提质增效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发展绿色循环工业为引领,依托优势资源和科技创新,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十三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
第十二节 调整壮大支柱工业
冶金矿产。坚持以绿色开发循环利用为主导,强化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加快有色、冶金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实施低品位胶质磷矿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加快黑山沟铁矿、杨家坝铁矿、鱼洞子铁矿改扩建工程,提升冶金材料基地水平。大力支持略钢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特种钢材、钒金属冶炼技术改造和高炉煤气能量回收项目,带动关联企业发展。加快矿业体制改革,鼓励嘉陵矿业等矿山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兼并重组,对现有矿山更新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对工业废渣、尾矿回收利用,对低品位、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加强矿产资源勘察,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和后备基地。加大北部地区探矿、黄金探矿增储和小采选整合力度,促进资源有序衔接。加快铁、镍、锰、钼等金属矿资源深度开发,有序推进铌钽矿、钒钼矿、钒钛磁铁矿等金属矿产和石英石、方解石、伟晶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着力引进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集团或企业,开发市场前景好的中高端产品,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严格按规划探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科学探矿与有序开采并举、资源储备与合理开发共进、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
专栏6 冶金矿产重点项目 1.探矿增储:实施煎茶岭、麻柳铺铜厂多金属矿普查,仙台坝伟晶岩等非金属矿资源勘查,铧厂沟金矿深部勘探。 2.冶金矿产:实施略钢公司年产100万吨优特钢项目、钢钒制品项目,推进方解石、石英石、伟晶岩综合开发,新建年产10万吨硅微粉生产线,实施鱼洞子、黑山沟年产100万吨铁矿采选改扩建工程,煎茶岭镍矿年产1万吨硫酸镍、年产50万吨钒钼矿采选冶,干河坝日处理300吨金矿采选技改等项目。 3.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纸坊沟、周家山尾矿库建设;建设低品位镍矿回收及综合利用、低品位胶质磷矿综合利用开发等项目。 |
食品医药。突出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培育壮大食品医药产业。加强中药、天然药物关键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快杜仲、天麻、猪苓、黄精、银杏等五大道地中药材开发,开发饮片、提取物、制剂、食品、保健品、药品等系列产品,延长中药材开发链条。重点加大杜仲系列产品开发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杜仲资源,培育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产业,促进乌鸡、香猪、大鲵系列食品精深加工,加大略阳乌鸡系列食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进香菇、木耳、核桃系列产品深加工,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休闲食品。
专栏7 食品医药重点项目 1.食品:实施乌鸡系列食品综合开发、中药材风味食品开发及保健品开发,建设杜仲系列保健茶、银杏开心果、中药保健酒、食用菌加工生产线等。 2.医药:建设年产3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一条,建成中药配方颗粒、杜仲总苷胶囊、维生素D系列产品、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生产线;建设年产5000万粒“柔通丹”杜仲油胶囊生产线;新建年产8000万粒降糖胶囊生产线、5000万粒“胜屏风”天麻康乐胶囊生产线。 |
电力能源。加快开发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构筑火电、水电、风电协调发展的电力能源产业新格局。积极争取嘉陵江、西汉水干流水电开发项目,提效扩能葫芦头水电站、张家坝水电站,新建岩湾、安华庄等10座水电站,增效扩容水电站一座,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加快塔坡寺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大唐略电2台33万千瓦发电机组达产达效,实施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换热站79座、热水管道自动控制供热系统,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
专栏8 电力能源重点项目 1.水电:实施嘉陵江干流、黑河水电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 2.风电:建设塔坡寺10万千瓦风力发电场一座。 |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和集约发展能力。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快工业园区道路、给排水、供气、供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功能,搭建园区服务平台。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园区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环节和产品深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工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为工业园区和工业科技示范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功能,重点实施食品医药工业园区三期建设,着力促进毛坝食品工业园区产能扩大和效益转化。强力推进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加快观音寺方解石、接官亭石英石开发,打造黑河坝新型材料产业园区。
专栏9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食品医药工业园区: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产品展销中心0.5万平方米。 2.冶金矿产工业园区:建设园区道路3条20公里及给排水配套工程,实施略钢、鸿嘉矿业110千伏电力输变电及改造工程。 3.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建设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园区道路建设20公里,完善防护、给排水等配套设施。 4.化工建材工业园区:改建公路2公里,园区道路15公里,完善配电、排水、供气等设施。 |
第十三节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依托冶金矿产、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现代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和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加快纳米碳酸钙项目建设,推进方解石、石英石深度开发,研发单晶硅、多晶硅工业新材料,建设硅微粉生产线。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杜仲综合开发,推动杜仲胶、医疗器械规模化生产。
专栏10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1.杜仲胶天然高分子新材料开发:建设年产100万盒杜仲医用口腔专用材料、100万条杜仲保健腰围以及杜仲离减震高耐磨材料生产线。 2.生物医药:建设一、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线两条。 3.纳米材料:建成年产20万吨纳米碳酸钙生产线。 4.新型耐磨材料:建设年产高、中、低铬合金铸球3000吨生产线。 |
第六章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政策机遇,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带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到“十三五”末,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
第十四节 提升生态文化旅游业
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全要素旅游。按照“一心两轴三区”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五龙洞、灵岩寺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着力完善八渡河流域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建设,启动“汉水北源”乡村休闲旅游带建设;加大秦蜀古道遗址及嘉陵江红叶观光自驾游线路、城区“五景”(灵岩寺、江神庙、紫云宫、东门楼、南山塔)、“汉水北源”生态休闲自驾游三条旅游线路开发,加快中国交通活态博物馆的规划和项目编制工作,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深入挖掘秦蜀古道、氐羌民俗、地标产品和工业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景区综合品质,开发观光、休闲等旅游文化产品,努力将略阳打造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
专栏11 生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1.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综合开发:加快核心景区开发,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完善游道及基础配套设施,打造4A级景区。 2.八渡河流域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建设:新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打造6处特色景点,完善配套设施。 3.汉水北源乡村休闲旅游带综合开发:在黑、白河流域打造节点景观,发展乌鸡、大鲵特色美食及休闲农庄,实施五郎湖等景点综合开发。 4.灵岩寺风景名胜区综合开发:新建景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南北大门、停车场,建设旅游道路4公里、游步道8公里及南山联接道路、景点,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5.羌文化博物馆建设:建设羌族文化博物馆5000平方米。 |
第十五节 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
积极发展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加快建材专业市场、农产品及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建设高客站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中心城区核心商业区,建设商业步行街、氐羌文化特色美食街,提升商贸功能。大力发展商贸连锁经营,鼓励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商贸发展。建立智能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大宗产品交易、农产品冷链配送和加工车间一体化。加快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贸融合发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物流贸易新业态。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8亿元,年均增长10%。
专栏12 商贸流通服务业重点项目 1.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建设陕南地区特色电子商务平台,配套完善后台服务系统。 2.服务外包项目:建设外包服务中心大楼5000平方米、机械产品公共外包加工平台3万平方米、物流服务外包平台1.5万平方米。 3.农产品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市场2.15万平方米,交易门面和摊位280个,完善相应配套设施。 4.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9000平方米。 5.横现河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集运输、仓储、配送、电子商务、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一处,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
第十六节 发展金融服务业
发展新兴金融业,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改善城乡支付结算服务质量,扩充银行营业网点、POS机具投放覆盖面,推进农村互助资金协会、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惠农金融机构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参与直接融资市场,鼓励企业“新三板”上市融资。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加快主要农产品品种保险试点。推进证券交易、基金理财、信托、融资租赁、典当、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金融服务发展。到2020年,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5亿元,贷款余额突破45亿元,年保费收入3600万元。
第十七节 拓展养生养老服务业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养生服务业,打造特色休闲养生基地。重点开发老年日间照料、养生保健、老龄教育、心理慰藉、康复疗养、应急救助等服务项目。推动医养协作养老服务,支持企业和社会机构发展养老养生服务业,推动社区开展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加快区域敬老院、老年养护院、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培育养生保健、康复疗养、中医药治疗基地,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养生产业体系。
专栏13 养老服务业重点项目 1.区域敬老院建设:新建白雀寺、何家岩敬老院,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立床位250张,改扩建金家河、徐家坪、黑河坝、接官亭、仙台坝等敬老院。 2.养老服务中心及老年养护院建设:建设养老服务中心1.75万平方米,设立床位500张,建设老年养护院1000平方米。 3.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郭镇等11个社区建设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配备相应设施。 |
第十八节 推进“互联网+”行动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聚集优化和协调共享作用,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推动互联网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网络经济,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抢抓我县与阿里巴巴县域农村淘宝合作机遇,重点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业计划,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重点围绕特色农业、优势农产品资源,搭建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流通交易及农资采购配送、技术服务等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建设。推进“互联网+”商贸,支持商贸领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整合地道产品、知名产品、大宗商品与交易渠道信息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对接和市场消费需求信息互联互通,丰富商贸信息服务渠道。推进“互联网+”旅游,整合游、购、住、行、娱等各类旅游资源,建立略阳县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线旅游第三方支付平台,推进景区、景点信息化服务,打造智慧旅游乡村和景区。推进“互联网+”物流,加快建设智能仓储和物流配送调配体系,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联运,降低物流风险。推进“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网络信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业务,创新在线支付、P2P、征信、金融租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七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
贯彻“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坚持城市建设“五个统筹”,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镇布局,拓展城镇化空间,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动农业人口城镇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第十九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做靓县城、做优集镇、做美村庄”的发展思路,统筹县城、集镇、村庄建设,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完善城镇结构体系,构建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镇为依托、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体系,形成“一主两翼三轴四区”城镇空间格局(即:以县城为中心,以接官亭和横现河为两翼,以十天高速、宝成铁路、345国道为轴线,形成以黑河镇为主的东片区、白水江镇为主的北片区、郭镇为主的西片区、白雀寺镇为主的南片区)。
提升县城中心区品位。优化县城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推动铁路、北引线、菜籽坝、旧城区改造开发。力争启动快速干道县城过境段建设,加快县城嘉陵江右岸防洪河堤与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市政环卫、供电、供气、供热、供排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和城区“五山”休闲观光旅游开发。加快“智慧县城”建设,培育发展市政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区商务、餐饮、文化娱乐消费等服务业发展。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建成国家卫生县城。
专栏14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移动网络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县城公交、主要商业区重点WIFI信号点、城镇100兆以上光纤接入网,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学等服务平台。 2.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改造城区市政道路45公里,新建火车站至横现河二级公路4.5公里、谭家院河滨路3公里,完善配套设施。 3.县城广场建设: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谭家院广场、菜籽坝新区广场、北片新区迎宾广场、吴家营广场等5个广场。 4.城区公园建设项目:新建象山气象主题公园,改造扩建南山公园。 5.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换热站79座、供热管道主干线24公里,供热面积达292万平方米。 6.天然气气化工程:建设天然气门站、 CNG和 LNG加气站各一座,建设城区中压管道17公里;推进棕树湾、白家坝、王家营、白水江三级加气站建设。 |
建设功能互补的县城副中心。按照“一主两翼”城市规划,将接官亭、横现河建成与县城中心区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县城副中心,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推进接官亭新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集“科教、研发、宜居”功能为一体的东城新区;加快推进横现河新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以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区二、三期建设为重点,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方向,培育发展新兴工业为主导的西城新区。
打造特色集镇。加快完善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镇整体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加强集镇与城区、周边镇、村等级公路联接,实施街道、社区绿化、亮化,建设集商贸流通、金融、信息等为一体的商贸中心。完善镇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文化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集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进黑河、郭镇、白水江、白雀寺等特色重点镇建设,加快五龙洞特色文化旅游镇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以建成秀山丽水生态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富足乐业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目标,科学编制镇、村庄发展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加快农村土坯房屋改造,清除农村危房,实施陕南移民搬迁4511户,新建集中安置点47个。完善村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升级、乡村公路、农村金融、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实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和特色产业培育。加快推进五郎坪、毛坝村等35个市县级美丽村庄建设,力争五年内全面完成全县所有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
专栏15 集镇建设重点项目 1.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集镇道路、河堤、供水、电力设施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集贸市场,完善绿化、亮化等设施。 2.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两流水、五郎坪、毛坝等35个村圈厕、广场修建、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工程。 3.垃圾、污水两场(厂)建设:建设黑河、郭镇等镇级污水处理厂8座,两河口、五龙洞等镇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9座。 |
第二十节 推动农业人口城镇化
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城乡劳动就业、户籍管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促进农民变市民。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
第八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观念,坚持走循环发展、绿色惠民之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节能减排防控管制,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环境生态舒适的宜居略阳。
第二十一节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突出林地、耕地、河流、矿山等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天然林、水资源保护工程,大力开展以麻柳铺铁矿矿区、杨家坝龙洞湾塌陷区等为重点的矿山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加强嘉陵江流域西汉水重金属污染治理、平仓河流域污染源治理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公益林、嘉陵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稳步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对清洁型小流域、坡耕地、污染区进行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到202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第二十二节 实施生态人居工程
加大镇村环境整治力度,着力实施镇级垃圾、污水“两场”(厂)建设,统筹实施农户人畜分离、街道亮化绿化、坑塘整治、清洁能源等建设,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工程,建设环境优美的镇村人居环境。
第二十三节 节能减排管控防治
优化企业能耗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加强节能监察督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大唐略电6号机组节能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尾矿、废水废渣高效循环利用,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到“十三五”末,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削减任务。
专栏16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 1.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56万亩,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抚育7.5万亩;“五山”及八渡河流域重点区域绿化1.5万亩,实施丹治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公顷。 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3.河道湿地生态系统治理恢复:实施嘉陵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地生态系统。 4.重点流域污染恢复治理:实施嘉陵江、西汉水重金属污染恢复治理,新建450万立方米重金属弃渣和稳定化处理站1座,实施平仓河流域综合治理。 5.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实施杨家坝等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柳树坝至城西加油站段不稳定斜坡治理、南山至灵岩寺段沿路坡体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6.节能降耗:实施大唐略电6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略钢冶炼废水深度治理、略钢环境治理。 |
第九章 推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以突出民生为本,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民生基本要求,努力提高人民福祉,建设和谐幸福新略阳。
第二十四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
巩固提高“双高双普”成果,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果。到2020年,全县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初中升学率达到98%以上。加快省级示范高中建设步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模式,提高职教办学水平。继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专栏17 教育现代化重点项目 1.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化学校建设:完善57所学校硬件及附属设施建设。 2.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设施升级项目建设:完善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设施升级。 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城关镇李家院幼儿园、硖口驿镇小寨子幼儿园,迁建嘉陵幼儿园。 4.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建设职教中心特色专业实习实训场地2000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 5.城区中小学扩容改造:扩建和维修东关小学、嘉陵小学、略钢九年制学校校舍。 |
第二十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统一开放、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和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大学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技术培训,支持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加强社会流浪人员、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保护工作。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维护特殊困难群体利益。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与大病统筹相配套的医疗救助机制,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率。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通过改、购、租、建等方式,新增保障性住房400套,改造棚户区991户,基本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全面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监管网络,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专栏18 社会保障重点项目 1.社会福利中心及未成年流浪儿童救助中心:新建社会福利中心及未成年流浪儿童救助中心3500平方米。 2.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电子化监管平台;完成17个镇(街道办)基层食品药品监督所标准化建设。 3.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400套2.5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991户8.37万平方米。 |
第二十六节 加快健康事业发展
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区域卫生服务网点规划布局,提高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略阳工程,建立区域医疗合作共享平台,逐步推行分级诊疗,开展基层医院与大型医院的双向转诊和远程诊疗对接服务。实施送医下乡计划,组织专家下乡义诊。强化以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应急救治、健康教育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编内和编外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同工同酬和合同管理用人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卫生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在职卫生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各级诊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医特色医疗服务,强化中医药应用和推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善人口管理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完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城乡体育惠民工程,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完善镇、社区、行政村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鼓励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培育优秀本土体育人才。支持青少年体育比赛和群众体育赛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群众快乐健身、健康生活。
专栏19 健康事业重点项目 1.城乡卫生院扩建:扩建黑河镇等10个镇级卫生院、10个县城社区卫生服务站、50个村卫生室。 2.母婴保健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中心2000平方米。 3.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新建全民健身中心8600平方米。 |
第二十七节 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提升民众科学素养。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程。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县所有社区建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和科普画廊。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加大对科普创作及科普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促进优秀科普作品的不断涌现。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繁荣基层文化事业,大力开展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服务站、“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建设,努力改善全县社区文化硬件条件,营造传承文明、求索新知、全民阅读的文化学习氛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化新业态。加强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培育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专栏20 科技文化事业重点项目 1.城市院线改扩建:改建4D大型数字放映厅,总座位800人,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2.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全县145个村和所有社区各建1个20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1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 3.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建设:建设调频广播发射站145个,建成县、镇、村广播应急服务网络,实施西淮坝等偏远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4.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抢救性保护开发:编制白雀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恢复白雀寺古街、商铺、古码头;对400户民居、10余处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 5.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建设非遗传习场所14个7000平方米,保护、开发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重点古建筑保护工程:新建江神庙民俗文化艺术展示厅1000平方米,维修紫云宫400平方米,编制东门楼、南山塔等保护规划。 |
第十章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局面。
第二十八节 建设法治略阳
坚持依法治县基本原则,深入推进法治略阳建设。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进行决策、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开展领导干部述责述法,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统筹社会治理服务,加快构建社会矛盾调解、社会服务管理、社会依法治理等服务体系,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和资源配置重心下移,促进社会融合,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秩序现象和违法案件,坚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和谐局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执法保障能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营造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社会安定的法治环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第二十九节 完善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重点加强自然灾害防控、事故灾难应急、公共卫生防控、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地震、地质、气象、洪涝等自然灾害预警、预报、预防和紧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信息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紧急运输、通信保障等应急能力,建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专栏21 公共应急体系重点项目 1.防汛预警系统建设:绘制城乡防汛风险图,配备行政村预警系统。 2.气象灾害预警雷达站建设:配置气象灾害预警雷达1部,配备突发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设施设备。 3.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实施火情瞭望监测预报系统、林火信息应急指挥系统,配备相关设备。 4.消防能力建设:新建接官亭和黑河镇三级消防站2所、消防科普教育馆1座,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
第三十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维护团结稳定良好局面,以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大网络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科普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本规划经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是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要举全县之力,全力保障规划实施,实现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
第三十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
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抢抓产业转型历史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科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按照“政府搭台、需求引领、项目支撑、园区承载”思路,积极整合县域内外科技资源,搭建面向企业和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专业化科技创新平台,创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的科技资源优势,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和品牌战略,依托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传播创新意识、创新技术,激发群众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加快人力资源整合开发,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人才不足问题。
第三十二节 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贯彻中、省、市方针政策,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体制、财税、法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创建服务型、节约型、清廉型政府。推进简政放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做好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承担办理工作,简化程序,提高审批时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便利快捷、行业自律、依法运行的营商环境,落实放宽企业住所、名称、经营范围登记条件优惠政策,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模式,构建新型监管体系。明晰集体土地产权、林地产权和房屋产权三项主体产权。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与监管,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推进县域骨干企业上市。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承接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矿产品开发等高新技术项目落地;积极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企业来我县开发优势资源,优化我县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转变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和推进网上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化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第三十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扎实推进一批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按照“策划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搞好大配套、形成大格局”思路,组织专家对前期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推动项目库建设。紧密围绕全县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做好重大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工作,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库,对重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定期对重大项目实施跟踪督查并问责问效,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十四节 推动规划实施
成立略阳县“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负责“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各镇(街道办)、各部门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层层建立责任机制,负责实施规划中的各项具体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健全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坚持规划调整制度,确保规划各项指标如期完成。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知晓率,统一全县干部群众齐抓共管规划的意识和主动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附件:
略阳县“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及重点,结合本县实际,编制了《略阳县“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草案)。“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安排重点项目375个,项目共涉及4大类21个小类46项,总投资760.66亿元。其中,建设项目336个,总投资387.23亿元,计划投资290.97亿元;前期项目39个,项目共涉及6大类,总投资373.43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重点建设项目
(一)基础设施项目120个,总投资168.22亿元,占总投资的43%。其中:交通项目30个,总投资41.22亿元;水利项目32个,总投资17.86亿元;能源项目9个,总投资12.61亿元;通信网络项目3个,总投资4.03亿元;城镇基础设施项目34个,总投资62.29亿元;扶贫开发项目4个,总投资13.41亿元;园区基础设施项目8个,总投资16.8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37.64亿元,其中:交通项目投资41.22亿元;水利项目投资12.04亿元;能源项目投资11.71亿元;通信网络项目投资4.03亿元;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9.62亿元;扶贫开发项目投资12.72亿元;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6.3亿元。
(二)产业发展项目121个,总投资171.61亿元,占总投资的44%。其中:农业产业化项目34个,总投资18.5亿元;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117.41亿元;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35.7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10.65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16.6亿元;工业项目投资74.81亿元;服务业项目投资19.24亿元。
(三)社会事业项目66个,总投资21.39亿元,占总投资的6%。其中:教育项目7个,总投资4.75亿元;卫生计生项目4个,总投资1.17亿元;科技项目2个,总投资0.4亿元;文化广电项目9个,总投资2.61亿元;文物保护项目2个,总投资0.68亿元;体育项目3个,总投资1.6亿元;民政项目12个,总投资3.45亿元;劳动就业项目4个,总投资1.14亿元;防灾减灾项目7个,总投资1.48亿元;其他项目15个,总投资4.11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0.29亿元,其中:教育项目投资4.33亿元;卫生计生项目投资1.17亿元;科技项目投资0.4亿元;文化广电项目投资2.21亿元;文物保护项目投资0.46亿元;体育项目投资1.6亿元;民政项目投资3.38亿元;劳动就业项目投资1.14亿元;防灾减灾项目投资1.48亿元;其他项目投资4.12亿元。
(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29个,总投资26.01亿元,占总投资的7%。其中:生态保护项目11个,总投资6.61亿元;环境治理项目18个,总投资19.4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2.41亿元,其中:生态保护项目投资6.01亿元;环境治理项目投资16.4亿元。
二、重大前期工作项目
重大前期工作项目39个,总投资373.43亿元。其中,交通项目5个,总投资273.4亿元;水利项目9个,总投资19.29亿元;城镇基础设施项目3个,总投资18.17亿元;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45.31亿元;现代物流业项目10个,总投资3.6亿元;文化旅游业项目2个,总投资13.66亿元。
表一 略阳县“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
表二 略阳县“十三五”规划重大前期工作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