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官亭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接官亭镇2018年度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驻镇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接官亭镇2018年度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接官亭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6日
接官亭镇2018年度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 则
(一)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我镇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的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编制依据
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陕西省防御山洪灾害工作实施办法》和中、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特制定本预案。
(三)山洪灾害分为山洪、泥石流等。
(四)适用范围:接官亭镇辖区内。
(五)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预防为主,抢撤救相结合。
3、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提高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河流分布:镇境内地势山大沟深,河流众多汇入东渡河、易家河、平仓河。一遇暴雨往往会几个小时或几十分钟就会河水暴涨极易造成山洪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2、水文气象及暴雨洪水特性:境内三条主要河流集雨面积有限,年降雨量在1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5℃,区域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汛期5—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
3、境内山体外表植被茂盛,山体内部多为矿物质岩层,由硫铁矿、铜矿、锌矿等。但外表土层薄极易被雨水冲刷流失,形成泥石流,常年的开采造成山体内部中空(主要分布在腰庄村、麻柳铺村、林口村、接官亭社区、何家岩社区、上院子村、西渠沟村和煎茶岭村)汛期容易形成塌陷。
(二)经济社会情况
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接官亭镇位于略阳县东南部,距略阳县城15公里,海拔580—1580米,全镇总面积151.0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5157户14478人,309省道横穿东西。
2、经济社会情况:全镇耕地面积13021亩,多数为山坡旱地。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荞麦、洋芋等杂粮为主,经济作物以魔芋、天麻、杜仲、猪苓、银杏等中药材为主,富余劳动力较多。2017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8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27元。
(三)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1、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灾害类型:1981年8月、1984年8月、1990年7月、1998年接官亭镇因强降雨,发生山洪灾害,对全镇的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2、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本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6—8月份,雨日多、强度大、时间长,常有暴雨和大暴雨的出现,很容易产生山洪灾害。境内水利及防洪工程年久失修,投入不足,以及地质灾害点众多和汛期时间长是形成山洪灾害主要成因与特点。
(四)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山洪灾害防治十分重视,为了抵御洪涝灾害,借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小流域河流治理项目在三条主要河流人口密集区修建防洪堤,灌溉渠、排水沟用于保护农田和群众安全水利设施,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的提高了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但是由于资金有限,未对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进行完全治理。主要存在问题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群众居住分散,搬迁难度大;干部群众防御山洪灾害意识不强,监测及预警能力薄弱。
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山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二)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安全区是指:三条主要河流流经地,河道较低,村民居住地地势比较高,山洪来时对居住、生活影响不大的区域。我镇危险区主要集中在:蹇家坝村、接官亭社区、麻柳铺村、林口村、腰庄村、观音堂村、何家岩社区等行政村。
四、组织指挥体系
(一)组织指挥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人。镇上成立山洪灾害防治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总指挥,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相关站办所(党政办、民政办、企业办、派出所、电管所、卫生院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应急抢险队6个工作组。各村(居)成立以村(居)两委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的抢险队。
1、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
政 委:刘 旭(镇党委书记)
总指挥:黄晓东(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王浩义(镇人大主席)
王建国(镇党委副书记)
徐红军(镇纪委书记)
杨丽娜(镇党委组织委员)
甘 淇(镇政府副镇长)
隋国斌(镇政府副镇长)
李 秋(镇政府副镇长)
李小鹏(镇武装部长)
封清波(镇维稳办主任,司法所所长)
张正兴(镇财政审计所所长)
成 员:谢建清(副主任科员)
张朝贵(镇劳保所所长)
邱晓侃(镇民政办负责人)
马伟伟(镇安环办负责人)
王连民(何家岩国土所所长)
古俊民(接官亭公安派出所所长)
张小兵(何家岩公安派出所所长)
艾明礼(何家岩法庭庭长)
李素梅(接官亭卫生院院长)
袁 玖(何家岩卫生院院长)
卯红波(镇供电所所长)
杨 端(接官亭信用社主任)
隆海燕(何家岩信用社主任)
周 斌(何家岩电信局局长)
毛保明(略阳天津高级中学校长)
张鹏满(略阳天津职教中心校长)
姜渝泓(何家岩初级中学校长)
罗 亮(何家岩中心小学校长)
李明海(接官亭中心小学校长)
联络人:陈 涛 封 琳 刘 萍 齐明春
张 珂 张 翔 邬跃龙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党政办,隋国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邬跃龙同志负责办理日常事务。
2、各工作组组成
监测工作组
组 长:隋国斌
成 员:马伟伟 邬跃龙 张 翔
信息工作组
组 长:杨丽娜
成 员:张 珂 张 龙 孔 融
转移工作组
组 长:王建国
成 员:各包村组组长
调度工作组
组 长:徐红军
成 员:陈 涛 封 琳 刘 萍
保障工作组
组 长:李 秋
成 员:张正兴 邱晓侃 王雅琼
接官亭镇机关抢险队
队 长:李小鹏
副队长:马伟伟 杨 超
队 员:张 翔 秦 平 孙冠洋 李 霈
刘 辉 张 钦 张 龙 齐明春
熊成贵 邬跃龙 邱晓侃 马伟伟
孔 融 刘 江 陈 刚 张 阳
王建波 李 乔 李玉山 任 辉
陈 涛 张 亮 袁 强 张朝贵
3、各工作组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滑坡点移位信息。
信息组:负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到户人。
五、监测、通信及预警
(一)监测
监测主要是通过目测和监测设备及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水文雨情信息等方式。通过各村设立的监测信息员目测判断雨情、水情等变化,还可以通过设立的雨量监测器判断雨情,或者是县气象防汛部门发布的天气情况判断,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二)通信
山洪灾害防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各村配备的喊话扩音器材、应急广播,必要时可拨打接官亭镇值班电话4911003。
(三)预警
接到各种预报时镇村两级负责人应引起重视,研判天气发展趋势,结合上级气象部门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启动响应机制。
预警启用时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监测、分析后,按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镇防汛指挥部发布,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尾矿库溃坝等)村(社区)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并报告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预警方式:可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预警;使用鸣锣、广播报警等。
六、转移安置
(一)转移安置
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在汛期,各村要密切关注危险地带及天气情况,发现异常现象,首先确定需要转移的区域,立即对人员、财产进行转移,并设立警示标志,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报告镇政府。
2、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以有组织地集体转移为主。
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
4、各村应将山洪灾害宣传栏、危险区、安置区等宣传公示牌,按要求悬挂,并填写相关责任人信息等。
5、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
(二)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七、抢险救灾
(一)抢险救灾准备
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全镇群众防灾意识。各村要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手段宣传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知识,使群众清楚知道危险区域、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责任干部等信息。
2、各村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撤救方案。人员和物资由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指挥组织实施;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抢险队等小组负责具体相关事宜。
(二)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镇政府电话报告,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投入应急抢险队抢险救灾,控制灾情蔓延,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车辆、设备、物资等。
2、灾情发生后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3、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卫生部门及时对现场进行消毒,防止疫情发生。
4、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做好人员卫生防疫工作。
5、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八、保障措施
汛前,各村要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区域要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应急预案。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对全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督查、督促。
九、责任追究
实行行政首长总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工负责,发生汛情时,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抗洪抢险和救灾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凡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